氢能关键材料与技术应用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11浏览次数:314


研究中心名称

氢能关键材料与技术应用中心

主要人员

团队负责人

何伟东

(教授)

首席科学家


乔梁

(教授)


简贤

(研究员)


技术骨干

张 娜(副高)

董运发(博士)

李 群(博士)

周生宇(博士)

仲士杰(博士)

研究中心简介

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1名、博士生10余人。目前平台一期搭建已经完成,并已购置用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制备、测试及应用的全产线链条的相关设备,设备均已调试完毕,运行良好。现已获得质子交换膜相关成果授权专利20项、申请专利13项、2022年第一届黑龙江省专利优秀奖、2020年国家发明协会发明创新金奖以及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在Joule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10余篇,他引7400余次,2022年共计申报、获批市级以上各类纵向课题20项。另外,中心在20224月注册了重庆酷利特科技有限公司,围绕高端复合质子交换膜材料,从事与其相关的装备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助力成果转化,产品包括富氢水杯、植物防护液以及技术咨询服务等。

研究内容

1.陶瓷/全氟磺酸“核壳”界面结构设计与制备

2.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协同内外界面构筑

3.膜电极的人工智能分析与模型预测

4.高性能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强交联一体化膜电极

成果及产品展示

1)质子交换膜

团队自研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厚度在10-200 μm精确可控,已经成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及电解水制氢领域,并可批量化生产。

95 ℃60RH%条件下质子传导率>0.14 S/cm,机械强度>32 MPa。应用到氢燃料电池时(80 ℃测试),功率密度高达1.1 W/cm2,超过美国杜邦公司(杜邦Nafion®率密度为0.7 W/cm2)和美国戈尔公司(戈尔GORE-SELECT®膜功率密度为1 W/cm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一体化膜电极

采用自研复合质子交换膜与低贵金属含量催化剂,构建具有分子和界面多尺度、强相互作用的一体化膜电极系列产品。得益于复合质子交换膜厚度的可精准调控性,可同时制备基于薄膜和厚膜不同款式的一体化膜电极产品。

10 μm薄膜制备的膜电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其耐久性≥10000 h,功率密度≥1.4 W/cm²0.65 V电池电压);将180μm厚膜制备的膜电极应用于电解水制氢领域,可稳定运行60000 h,电流密度为2 A/cm²@2 V,拥有低成本和耐久性优势,成本仅为市场同类型产品的70%


3)富氢植物防护液

基于“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理念,从天然抗菌、抗虫的绿色植物出发,结合氢能技术,设计研发了天然绿色有机农药。

将纯天然绿色植物提取液,经搅拌、萃取以及高温水浴等工艺,形成了具有杀虫杀菌双重作用的无毒无害植物防护液,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绿色农药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产品已经通过CMA/CNAS等权威认证。


4)富氢水杯

基于自研质子交换膜集成的电解水制氢应用——富氢水杯,采用绿色电解水技术和3.7 V低电压制氢技术,一键启动制备氢气,氢值超过1100 ppb

产品使用USB充电,杯底配备高容量锂电池,高硼硅玻璃杯身,可视化制氢加隔热设计,所用的材料均为食品级材质,经中国计量认证机构检测,该款富氢水杯所制富氢水远超国家饮用水标准。



扫一扫分享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