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每次的手术图谱,写出可以达到的功能,跟患者详细讲解,耐心商量;他不仅关心患者的病情,更关心患者的心情,像朋友和长辈一样为患者考虑生存与未来;他从不收患者的“红包”和礼物,对于经济拮据的患者,他不仅不让他们挂专家号、交点名手术费,甚至还给他们捐钱捐物。他对病人倾注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真诚和无私获得了病人由衷的信任和尊重。在世期间,韦加宁是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完美结合的典范,他不仅成功救治了大量病人,对贫困的农民、工人等弱势群体还给予了大量特殊救助。 在患上胃底贲门癌之后,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手外科手术图谱》,他甚至不接受颈部淋巴结的放疗,因为在做了这个放疗以后,会导致闭聪神经麻痹而无法抬头画图。他用小桌板顶着自己的胃部,后面垫着两个枕头,在离世之前的一个星期,韦加宁终于完成了他倾注全部心血的《韦加宁手外科手术图谱》。 镜头回放:一位外地边远山区的少女,手腕手指突然出现麻痹,当地医生让她务必赴京找韦加宁诊治。这个很贫困又很漂亮的姑娘平生第一次乘火车来到首都,找到韦大夫时,身边仅剩几十元钱。韦大夫得知她的窘境后,像父亲一样给她安排:“你一会儿出医院大门向右拐,坐105路电车去动物园玩玩,来一次北京不容易。5点下班前在这个门口等我,我把诊室开开让你在这里过夜,明天上午我领你去做肌电图,这钱你就别管了。下午我会买好票送你上车。上街千万别乱走,不三不四的人和你说话,少理睬……”这就是韦加宁从医生涯中的所做的“极其普通”的一件事,从他身上我们看到,原来医生可以体谅病人到如此程度。 当人的肉体受到病痛折磨的时候,医务人员能够帮助病人的,除了减轻病痛之外,治疗过程中的尊重、理解、关怀和体贴,都是必需并且重要的。这些要素构成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没有哪个医生会反对人文关怀,只是对于医生而言,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在行医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是更为关键的。 韦加宁医生之所以被广大老百姓称之为“好医生”,不仅仅是其医术的高超,更因为其医德的高尚。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原本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韦加宁医生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