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深空——哈工大与中国探月20年
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 商艳凯 梁英爽 校友工作办公室/文辛然 新华社 人民日报 国家航天局 各单位等/图)从嫦娥一号奔月而行,到嫦娥六号揽月而归,探月工程实施20年来,哈工大作为“航天第一校”,全程参与了“绕、落、回”三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助力“嫦娥”探“广寒”。
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哈工大多项技术成果鼎力支撑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任务。
紧密围绕月背采样任务目标,哈工大组建了由机电学院邓宗全院士牵头的多学科团队,与探测器系统抓总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展了长期合作攻关,解决了若干月面采样关键技术,在型号产品研制、地面试验、在轨作业等方面解决了若干技术难题。
面向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任务新需求,机电学院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研究中心团队研制了月面采样智能支持与反演系统,有力支撑嫦娥六号钻取采样子系统月面作业操控任务决策;化工与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工团队研制了取芯软袋型号产品,圆满完成月壤剖面层序样品封装任务;材料学院轻质耐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团队,为嫦娥六号大型月表采样机械臂结构件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航天学院飞行器动力学设计与仿真团队研制了钻取子系统地面验证支持平台,支撑嫦娥六号钻取采样全流程地面演练工作;航天学院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研制成功月球探测GNC地面验证系统,助力嫦娥六号交会对接;机电学院摩擦学与压电驱动技术研究室团队研制的改性摩擦材料,保障超声电机始终具有良好运行状态;机电学院流体控制与自动化系团队设计的低压微流量水升华器供水减压阀,满足水升华器微流量稳定供水等需求……
哈工大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面采样地面支持中心
20年来,哈工大配合总体单位承担了一系列重要项目,与航天工业部门大力协同,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支撑了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开创了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从预先研究、工程立项、技术攻关到工程实施全过程的一体化创新合作典范。
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技术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教师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三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哈工大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参加会见。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助力“嫦娥”圆梦月球,鼎力支撑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哈工大功不可没——
首创“可升降电梯”,让“玉兔”平稳落月;创建移动系统构型理论,做月球车悬架“设计师”;率先研制筛网车轮,让月球车“信步漫游”;攻克月面机械臂难关,为“玉兔”安装“手臂”;突破月球重力模拟技术,真实复现“玉兔”月面移动;自主研制永磁无刷电机技术,为机械臂“自由舒展”提供强动力;金属橡胶高阻尼缓冲装置,为“玉兔”软着陆提供支持;低重力模拟二维随动系列装备,有力支撑月球车地面试验……
哈工大航天馆里的嫦娥五号着陆器、上升器(1:3模型)
2024年6月,哈工大牵头获批嫦娥五号1330mg月球科研样品,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首次将月球样品批复给采样探测工程团队开展科学研究,源于多年来哈工大多学科团队与航天工业部门协同攻关支撑了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工程。
哈工大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研究中心承接月球科研样品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嫦娥奔月的“最佳搭档”,“胖五”升空的背后少不了哈工大力量——
助推级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涡轮气动设计,为长五总推力破千吨提供助力;发动机气瓶热防护技术,攻克长五二级发动机舱内热防护难题;轻质高回弹柔性隔热产品制造,让火箭隔热效率提高50%;超音速水射流柔性清理与自动检测成套装备,实现火箭贮箱多余物智能清理与自动化检测;金属橡胶技术,解决长五在极端工况下阻尼减振难题;为长五设计涂装效果和品牌标识,助力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视觉形象打造……2020年5月18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发来感谢信。
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一大批哈工大人投身中国探月工程,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奋斗,将自己的名字写进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也为母校赢得了无上的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同孙家栋校友(前排右一)、栾恩杰校友(前排左一)亲切交流(来源:新华社)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校友,1948年考入哈工大,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孙家栋校友在母校与学生们在一起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校友,1960年考入哈工大,提出深空探测“绕落回”技术发展路线,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020年6月7日,哈工大迎来建校百年的历史时刻,孙家栋和栾恩杰两位校友深情寄语学子,并祝福母校在新百年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还有曾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的胡世祥校友、胡亚枫校友、李本正校友,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于登云校友,探月工程二期、三期副总设计师、嫦娥八号任务总设计师裴照宇校友,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校友,嫦娥一号卫星副总指挥龙江校友,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黄昊校友、任德鹏校友,探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副总指挥金志强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副总工程师、“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陈岚校友……
在哈工大学习的这段时间,是在我青年时代非常关键的阶段,哈工大对我的思想、学习的基础影响很深,对我之后的成长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母校学习的时光。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遇到这么好的机遇。随着国家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青年学子将来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孙家栋校友
在哈工大学习的经历我永世不忘,在哈工大学到的知识使我终身受益。“嫦娥工程”作为祖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而载入史册,是中国航天人向祖国递交的一份答卷。在“嫦娥工程”之中,哈工大也有巨大的贡献。在探月工程指挥部、在五大系统的研制队伍中,到处都有哈工大校友的身影。
——栾恩杰校友
当我拿到哈工大的通知书时,献身航天、探索太空的梦想就真切地摆在了我的面前。是母校的教育让我养成了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是母校的老师将我引进了航天的大门,让我圆梦航天事业。能够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一员、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满足。
——于登云校友
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很多了不起的老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的人才业务能力强,我们应当引以为荣。
——黄江川校友
母校“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时刻影响着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严格严谨、脚踏实地、吃苦肯干的精神。
——龙江校友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随着探月工程的深入实施,“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十六字探月精神内涵逐渐丰富。在哈工大,从投身航天的科研攻关团队到学海遨游的莘莘学子,从教学、科研一线到思政、科普课堂,从科学家精神专题参观路线到哈工大与中国探月20年展,探月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哈工大师生的血液。
2018年5月21日,哈工大研制的“龙江二号”卫星发射成功,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其拍摄的“最美地月合影”登上《科学》(Science)杂志,哈工大也成为世界首个将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的高校。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奔月,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一行受邀现场观看发射,并与栾恩杰校友在发射现场交流。
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与栾恩杰校友在嫦娥五号发射现场交流
2024年3月20日,哈工大研制的第二颗探月卫星“天都二号”伴随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发射升空,哈工大思政实践团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见证卫星闪耀苍穹的时刻,特殊的实景大思政课激发起学子们逐梦星辰大海、投身航天强国建设的豪情壮志。
哈工大思政实践团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见证“天都二号”成功发射
哈工大中心“哈工大课堂进校园”特别活动邀请专家作深空探测科普讲座
20年来,哈工大人心系“嫦娥”揽月,逐梦星辰大海,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共谱航天强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