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19年寒假,环境学院组建50余人的社会实践团奔赴24个省、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调研行动。实践团成员在各自家乡附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居民生产活动、工业企业污染、医疗和教育条件等状况展开调研。综合调研结果,实践团发现:
安徽、湖南、江西等省份不同乡村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临近公路、高速路的村落明显建设情况更好,基础设施完善,平均收入高,农作物生产加工运输形成规模,经济来源广,部分土地集中承包进行科学养殖,同时也改善了水体环境。而交通相对不便地区设施较落后老旧,经济来源单一,虽然环境条件维持良好但居民生活不便。
陕西、甘肃等地所调研乡村位于黄河上游,水中含沙量较少,除少数极端天气外,空气质量优良。但仍有部分企业将未处理废水直接排放到祁连山、黄河,对环境造成破坏。青海部分地区水体、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但青海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整体发展。
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乡村大多历史悠久,古建筑完整,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加之风景优美,旅游业发达。但普遍存在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出现频繁的情况。基础设施方面,受雨季影响,路面情况差,部分居民用水困难或水质不达标。
东三省尤其是黑龙江是农业大省,秸秆露天焚烧等导致的雾霾危害了生态环境。近年来,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多项举措抓好秸秆露天禁烧工作,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同时加强工厂减排、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治理,收效良好,今冬秸秆禁烧期间空气条件始终保持优良。所调查的省内乡村覆盖范围广,大体上发展农业、养殖业、果蔬种植业、旅游业,经济来源单一,贫困村、户较多,通过实行精准扶贫,多数贫困地区得到改善,如接通自来水、进行“厕所革命”等,但仍有治理盲点,如资金投入保障难以到位、基础设施缺失等限制了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入体会到国家对于乡村发展的大力支持,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看到了在这蓬勃发展中很多疏忽或处理不到位的情况,实践团成员也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看法,递交给了当地相关部门,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甘肃某农村
广西某农村
黑龙江某农村
湖南某农村
新疆某农村
开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