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社会学讲座——厦门大学胡荣教授《定量研究中的数据与理论》成功举办

2021-10-25 09:01

应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社会学系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社会学会会长、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胡荣教授,于10月20日晚19点做客HIT社会学讲座,发表题为《定量研究中的数据与理论》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尹海洁教授主持,校内外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与同学听取学术讲座。
在讲座的开始,胡荣教授围绕“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展开了论述。他认为,研究问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研究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进行研究、要回答什么问题,通常都可以在标题中得到体现。一般来说,一篇文章通常只研究一个问题,虽然也会涉及其它问题,但只聚焦、集中于一个问题。胡荣教授认为,好的研究问题(标题)通常有三个标准,即角度新、对象新、新发现。针对这三个标准,胡荣教授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具体阐释。
接下来,胡荣教授对“文献回顾的写法”进行了讨论。他强调,文献回顾要紧扣研究问题,而非简单地罗列文献。以自己的研究为例,胡荣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如何写好文献回顾”的心得。他认为,文献回顾要尽量全面地引用已有文献,在研究设计及研究发现部分要提及相关文献。胡荣教授提醒大家,引用文献时要注意分寸、适当引用。他指出,科研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重视文献回顾的重要性。
然后,胡荣教授具体解释说明了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的问题。他强调,要在文章中交代研究的抽样过程。结合自己从事的一项具体研究,胡荣教授对研究的抽样过程进行了示例展示。他认为,好的数据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数据的代表性如何取得、是否有一定的代表性;变量的测量是否科学;模型解释力如何、主要预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胡荣教授结合史天健教授测量经济发展与村委会选举的指标、结合自己测量村级经济发展的3个指标、测量村委会选举的15个指标和其它研究指标,详细阐述了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其背后的研究逻辑。
最后,胡荣教授对“研究结果的呈现问题以及如何做好研究的结论与讨论”进行了讲解。他认为,好的定量文章有三条标准:选题新颖、数据扎实、分析透彻。胡荣教授强调,选题要好,必须要新颖;数据要好,要有代表性、规模、指标的选择要能够反映问题;理论分析必须透彻。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胡荣教授与老师、同学们展开了热烈互动。有同学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当前定量研究中的因果推断以及社会学定量研究的因果关系分析?现在很多社会学定量研究都非常推崇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胡荣教授指出,“不能单纯地依靠统计数据,我们要注意到研究中存在一些统计上相关但实际上并不相关的问题,所以在统计分析之外,还要加强理论思考及对其它知识的参照。计量经济学中有一些很好的研究工具,社会学也可以借鉴使用,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学习。”针对“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指标体系”这一提问,胡荣教授强调,“要透彻理解相关的理论概念,紧扣理论的含义;要注重参考以往的研究指标、量表,可以充分利用以往的研究;如果已有的研究指标太简单,可以认真考虑再设计。”胡荣教授还对老师、同学们提出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